玻璃行業協會:化解產能過剩耗時將超過5年
“平板玻璃產能過剩矛盾直接影響行業的運行質量和轉型升級,化解平板玻璃產能過剩所需的時間可能不止5年。”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秘書長張佰恒在11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加工玻璃行業領軍企業家峰會上表示。
近年來,玻璃行業產能過剩的達斯摩克利劍一直高懸在企業的頭頂上。根據《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,平板玻璃的產能利用率為73.1%。按照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的統計,2013年我國平板玻璃行業產能為12.5億重量箱,實際產量為7.8億重量箱,過剩情況還在進一步加重。
張佰恒判斷,平板玻璃的產量預計在2020年達到峰值,規模在8.2至8.5億重量箱之間。如果延續目前的發展方式,平板玻璃的產能過剩將很快在加工玻璃行業出現。
我國玻璃行業的產能過剩,結構性特征十分明顯。從產品結構看,普通浮法玻璃產能過剩、優質浮法比率偏低,僅為35%。此外,玻璃的加工率僅為40%,而世界平均水平約55%,發達國家達到80%以上,這導致我國每年還要進口不少高科技玻璃產品。
從組織結構看,產業集中度較低。我國玻璃行業總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,但生產過度分散。浮法玻璃企業就有80多家,平均規模只有近千萬重量箱,平板玻璃行業前十家的集中度不足60%。
為化解玻璃行業的產能過剩,今年9月工信部發布《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(2014年本)》,提出到2017年年底前,嚴禁建設新增平板玻璃產能的項目。同時,要配套建設處理能力不低于自產玻璃原片50%的玻璃深加工項目。
出席峰會的業內專家表示,深加工玻璃包括鋼化玻璃、夾層玻璃和鍍膜玻璃等產品。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,居民對于房屋裝修要求的提高,加工玻璃行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。企業宜借力資本市場和金融手段,積極探索股票、風險投資等融資方式,用好產業政策來促進玻璃行業的高效發展。